为积极发扬优秀手工艺传统文化,体会竹编艺术的魅力。成都文理学院艺术学院“乡村振兴·艺路同行”乡村振兴促进队于7月1日上午8:40前往眉山市青神县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参观学习。
青神竹编是流传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的一种古老民间工艺,用人工将粗细不同的竹片、篾条编织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在当地应用广。
其次眉山青神竹编与丝绸、蜀绣,还并称为“蜀中三宝”,是大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获得了“国际竹艺城”、“国际竹藤组织培训基地”、“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等称号;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博物馆是以竹与人类生活为主题,以竹编文化内涵为主线的。馆内陈列着众多古今竹编艺术品,其中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竹编舞龙、用上万根竹丝编成的清明上河图等,给实践队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青神竹编艺术博物馆是一部浓缩的竹编艺术发展史,一卷赏心悦目的美学鉴赏史,一座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殿堂!
在参观完竹编艺术博物馆之后,紧接着跟随讲解员来到了国际竹艺中心,由青神竹编文化传承人、竹编高级工程师兰学红老师为我们讲解竹编知识以及它的制作工序。
在兰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学习了编织简单的竹编作品。在老师的耐心讲解时,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并按照步骤提示用心地编织起来,最后都成功的编织好了一条小金鱼,并作为纪念品带会了回家!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对竹编艺术的了解,我们在感受中国文化以及青神竹编魅力的同时,更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为保护和传承它们尽一份绵薄之力!



